16PF(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即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展开简介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由雷蒙德·卡特尔开发。它通过16个基本维度来评估个体的人格特质,包括活力、社交性、情绪稳定性等。16PF问卷旨在提供对个人性格的全面分析,帮助了解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倾向。此测试结果可用于职业规划、教育指导和个人发展,是自我认识和心理评估的重要工具。
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测验(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简称16PF)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 Cattell)教授编制的一种心理测量工具。这项测验旨在通过评估个人在16种基本性格因素上的得分,来了解个体的个性特征。
这16个人格因素分别是: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恃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敏感性(I)、怀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和紧张性(Q4)。每个因素都代表了个体在某一心理特质上的倾向,例如乐群性高分者外向、热情、乐群,而低分者则缄默、孤独、冷淡。
16PF测验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人及成年人,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教育指导、职业咨询和心理健康评估等领域。它可以帮助了解个人的性格特点、职业适应性、管理潜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可用于诊断心理障碍的个性原因及心理疾病的诊断。
卡特尔16PF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被认为是一种精确可靠的人格测量工具。在进行测验时,受测者需要回答187个关于个人兴趣和态度的问题,每个问题通常有三个选项:是的、介于A和C之间、不是的。测验结果需要通过专业的评分和解释,以确保准确理解受测者的个性特征。
卡特尔16PF性格测验(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简称16PF)通过评估个人在16种基本性格因素上的得分,来了解个体的个性特征。这些性格因素包括热情、怀疑、独立、紧张、抑郁、情感稳定性、活跃、草率、敏感、急躁、开放、偏执、社交、自我控制、机智和坚韧等。
测验包含187个题目,这些题目涉及个人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受测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的答案。每个问题通常有三个选项:是的、介于A和C之间、不是的。这种设计旨在让受测者在回答时有折中选择,减少勉强作答的可能性。
16PF性格测验的结果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如个人自我了解、职业规划、团队管理和人才选拔等。例如,在职业规划中,通过了解个人的性格特点,可以帮助个人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在团队管理中,了解团队成员的性格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分配任务和工作,提高团队效率。
卡特尔16PF个性因素测验的计分方法比较详细,依赖于具体的测试版本和使用的评分工具。不过,大体上的计分流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来概述:
1. 答题
参与者首先需要回答一系列设计精良的问题,这些问题旨在从不同角度探测被测者在16种人格特质上的表现。题目通常采用选择题格式,让被测者根据自己的倾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2. 原始分数计算
每个问题的答案都对应一个分值。完成答题后,将根据被测者的选择计算出每个人格特质的原始分数。每个特质的原始分数通常是被测者在该特质相关问题上得分的总和。
3. 标准分计算(标化)
由于不同的测试人群(如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需要将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分,以便进行公平比较。这一步骤涉及将原始分数映射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分数范围内,常用的标准分数包括T分数(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或百分位数等。
4. 描述性分类
得到的标准分数可以按照预先确定的类别或区间将被测者的人格特质进行分类。例如,某特质的分数可能被分为“低”、“中”、“高”三个区间,不同的分数区间对应不同的特质强度或倾向性的描述。
5. 报告编制
最后,基于这些标准分和分类,编制个人的16PF测试报告。报告会包含对每个人格特质得分的解释,以及这些特质结合起来对个体可能的行为、偏好、强点和弱点的整体评估。
对16PF测试结果的解读和应用应该由具备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来执行,以确保准确性和适用性。同时,任何心理测试都应在尊重测试者隐私和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卡特尔的16PF人格测试结果分析涉及对每个个体在16种人格因素上的评分进行详细解读。根据每个人的得分,可以将个体的性格特质描述出来,以下是对这16种特质得分可能指示的人格描述的简要概括:
1. A 温和-攻击性:得分高的个体倾向于友好、热情、合作;低分者可能表现为冷漠、批判性、竞争性。
2. B 理智-感性:高分者通常具有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善于逻辑推理;低分者可能更依赖直觉,重视经验。
3. C 情绪稳定性-易变性:高得分反映出情绪稳定、面对压力时仍保持冷静;低得分则可能意味着情绪起伏较大,对压力较为敏感。
4. E 主动-被动:得分高表明个体倾向于占据领导地位,自信且有控制欲;低分者可能更愿意追随他人,避免引人注目。
5. F 勤勉-冲动:高分者通常活跃、充满活力,有时可能显得急躁;低分者可能较为慎重,反应可能较慢。
6. G 规则遵循-自由放任:高得分者遵守规则和传统;低得分者可能不太在意常规或规定,更为自由散漫。
7. H 胆怯-大胆:高分表明个体在社交场合较为自信和大胆;低分则可能表现为羞涩和不自在。
8. I 敏感-粗犷:敏感度高的人通常对情绪和美感较为敏感,而低分者可能较为粗犷,不太注重情绪细腻之处。
9. L 怀疑-信任:高分者可能对他人抱有怀疑,不容易信任他人;低分者则较为天真和信任他人。
10. M 想象-实际:得分高的个体可能较为梦幻,喜欢想象;低分者则脚踏实地,注重实际。
11. N 私人化-世俗化:高分者倾向于保持距离,对自己的事情保密;低分者可能比较开放,愿意分享个人信息。
12. O 焦虑-自信:高分反映出倾向于担忧,缺乏自信;低分则表现为自信和安心。
13. Q1 开放性-保守性:高分者对新事物和变化持开放态度;低分者可能对变化感到不舒服,更倾向于保持现状。
14. Q2 自我支持-依赖:高得分意味着独立性强,喜欢依靠自己;低得分者可能依赖他人,需要他人支持。
15. Q3 自律-放任:高分表明自律、有组织和准确性;低分者可能更为松散,缺乏自控能力。
16. Q4 紧张-放松:得分高的个体可能经常感到紧张或焦虑;低分者通常比较放松,不易感到紧张。
通过每个特质的得分分析,专业人士可以综合考虑这些特征,得到个体的整体性格画像。这种分析有助于了解个体的工作和学习风格、人际关系处理方式,以及适合的职业路径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性格测试结果都有其局限性,它们更多地提供一个参考框架,而非绝对的标签或定义。
16PF测试,全名为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Cattell)在20世纪40至50年代开发的。测试揭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性格结构。16PF测验的设计初衷是用于心理学研究、临床诊断、教育指导以及组织管理中的人力资源评估与选拔等方面。
卡特尔和他的同事通过因子分析法研究大量人格特质词汇,最终确定并提出了16个基本的人格因素(或特质)。这些特质被认为能够涵盖人格的主要方面,包括:
1. A:温和-攻击性(Warmth)
2. B:理智-感性(Reasoning)
3. C:情绪稳定性-易变性(Emotional Stability)
4. E:主动-被动(Dominance)
5. F:勤勉-冲动(Liveliness)
6. G:规则遵循-自由放任(Rule-Consciousness)
7. H:胆怯-大胆(Social Boldness)
8. I:敏感-粗犷(Sensitivity)
9. L:怀疑-信任(Vigilance)
10. M:想象-实际(Abstractedness)
11. N:私人化-世俗化(Privateness)
12. O:焦虑-自信(Apprehension)
13. Q1:开放性-保守性(Openness to Change)
14. Q2:自我支持-依赖(Self-Reliance)
15. Q3:自律-放任(Perfectionism)
16. Q4:紧张-放松(Tension)
16PF测试通过一系列的题目收集被测者的反应,然后根据这些反应在上述16个因素上给出评分,从而描绘出个人的人格特质图谱。16PF测验可以应用于成人和较大年龄的青少年,提供标准化和有意义的人格分析评估。
卡特尔16PF性格测验(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简称16PF)由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 Cattell)教授编制。这项测验通过评估个人在16种基本性格因素上的得分,来了解个体的个性特征。这些性格因素包括热情、怀疑、独立、紧张、抑郁、情感稳定性、活跃、草率、敏感、急躁、开放、偏执、社交、自我控制、机智和坚韧等。
测验包含187个题目,这些题目涉及个人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受测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的答案。每个问题通常有三个选项:是的、介于A和C之间、不是的。这种设计旨在让受测者在回答时有折中选择,减少勉强作答的可能性。
16PF性格测验的结果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如个人自我了解、职业规划、团队管理和人才选拔等。例如,在职业规划中,通过了解个人的性格特点,可以帮助个人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在团队管理中,了解团队成员的性格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分配任务和工作,提高团队效率。
关于16PF(16 Personality Factors)卡特尔人格因素理论研究文献,供您参考:
1.Cattell, R. B., Eber, H. W., & Tatsuoka, M. M. (1970). Handbook for the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16PF). Institute for Personality and Ability Testing.
2.Conn, S. R., & Rieke, M. L. (1994). The 16PF Fifth Edition technical manual. Champaign, IL: Institute for Personality and Ability Testing.
3.Niu, L., Hou, Z. J., Wang, K., & Lin, C. (2017). Differentiating Themselves: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Varying Levels o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 Small Group Learning.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1126.
4.Johnson, J. A. (2014). Measuring thirty facets of the Five Factor Model with a 120-item public domain inventory: Development of the IPIP-NEO-120.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51, 78-89.